邵武地处闽西北,武夷山南麓,史称“南武夷”,又称“铁城”。有1700年的建城历史,曾为福建八府之一,宋代名相李纲、太极祖师张三丰、江夏黄鼻祖黄峭、文学评论家严羽等均是邵武人,明末名将袁崇焕曾任邵武知县。拥有云灵山漂流、和平古镇、天成奇峡、瀑布林温泉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2012年入选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2015年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邵武是中国、福建省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是名副其实的闽北“林海粮仓”。福地邵武更富有多种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今天小智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邵武那些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准备好了吗,let's go!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武傩舞2008年,邵武傩舞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08年邵武市被命名为“中国傩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舞是我国远古时期中原地区驱疫逐鬼的一种巫舞,历尽千年沧桑,中原地区已不复存在。然而在邵武市的和平、大埠岗、桂林等几个乡镇却传承了这一古文化的活化石至今。据和平镇遗存的一方石碑(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记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迄今已传承了上千年。邵武傩舞保留了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小红巾、无故事情节、无说唱的原始傩舞,而非其他地方经过衍变的“傩戏”。邵武傩舞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古傩余韵,保留了祭仪乐舞中的驱傩形象,是名副其实的古傩活化石。邵武地方跳傩均不称“傩舞”,而是以具体节目名称如“跳番僧”、“跳八蛮”等直接称呼。邵武傩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又融释、道、儒和民间信仰于一体,又有弥勒教、无为教、摩尼教等流传轨迹和影响,同时也是各种文化在闽北熔汇、积淀的遗存,对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武三角戏2005年,邵武三角戏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邵武市被命名为“中国三角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角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题材内容,被誉为“全国地方戏剧一枝花”。三角戏大约起源于明清之际,以原来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得名。三角戏从产生伊始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所有剧目均取材于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如男女爱情、悲欢离合、家庭纠葛,也被称为“家庭戏”。它没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剧中人物无非是农民、小商贩、土财主,没有帝王将相,当地百姓评价三角戏是:“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河坊“抢酒节”2007年,河坊抢酒节是邵武市洪墩镇河坊村传承的一种全国独有的奇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兵部尚书冯世基将军视察河坊,正值稻田丰收。屯驻河坊的军民们杀猪宰羊,以新酿制的红米酒和以稻米制作的糍果宴请冯将军。当时他正在奉祀赵子龙的“将军庙”中,他说:“……赵子龙是位神勇将军,他的忠勇是我们的楷模。……第一杯酒我们还是先敬赵子龙赵大将军吧!”军民人等听后纷纷争抢着去舀酒,向赵子龙神像叩拜敬酒。从此以后,这一“抢酒”活动便沿袭下来形成习俗,当地每年农历九月初一都要举行,成为全国独有的地方性节日,至今已沿袭了1415年了。在河坊村,“抢酒节”比过大年还要隆重热闹。九月初一的前一天开始演大戏。九月初一大约上午十点,一坛坛清澄鲜亮的红酒陆续倾入大木桶中,人们手拿锅瓢盆桶各式各样的工具翘首以待。时辰一到,锣鼓齐响,村民们一涌而上,争先恐后抢舀大桶中的红酒,在旁观阵的人们呐喊助威,锣鼓声,鞭炮声,喧闹声,响成一片,场面壮观。下午,人们抬着赵将军和赵夫人的神轿,吹吹打打,到各村走家串户,为乡民们祈福。乡民们家家户户都在大门口安放方桌,摆好果品,点燃香烛,恭迎赵大将军的到来,祈求平安幸福、发财致富、生子添丁。神轿队伍走完所有村落的每户人家,将赵大将军神像送回将军庙,整个抢酒节才算结束。七夕行桥 邵武有七夕妇女行桥的传统习俗,“行桥”是邵武方言,即走桥,起源当在元或明初,传承至今。邵武“七夕行桥”,须按顺序次第走过三座桥,首先是芹田的“父母桥”(通济桥),然后是南关外的“夫妻桥”(白渚桥),最后是东关外的“子孙桥”(三公桥)。七夕这一天,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川流不息,次第走过三座桥。行“父母桥”,是祈愿在世的父母健康平安,福寿双全,悼念去世的父母,祝愿他们早日得到超生;行“夫妻桥”,是祈望夫妻和和睦睦,恩恩爱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白头偕老;行“子孙桥”,就是祈盼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子贵孙荣。七夕行桥是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行“父母桥”的实质是孝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尊老敬老;行“夫妻桥”的实质是夫妻和睦,白头偕老,家庭幸福;行“子孙桥”的实质是把子女培养成人、成才,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展示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平游浆豆腐制作工艺2007年,和平游浆豆腐制作工艺被列入南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众所周知,豆浆成为豆腐,关键在于加入石膏或盐卤。在和平古镇,制作豆腐却不用石膏或盐卤,古镇豆腐坊做的是游浆豆腐,用的是陈浆作为酵母来制作豆腐。酵母盛放在一大缸中,加工豆腐用了多少酵母水,当天就要适量添加,以保证天天使用,天天不减,故当地民谣唱道:“一块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加工游浆豆腐的工作量,比用石膏或卤水点聚豆腐大得多。据和平古镇北门开作坊的游浆豆腐传承人黄孝廉介绍,“游浆豆腐从磨浆到出豆腐要四五个小时,仅用木瓢在豆浆上来回游动就需一个多小时,非常辛苦。”用这种工艺制作的豆腐风味独特,且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多吃不会导致胆结石等疾病,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因此游浆豆腐的制作工艺被称为一绝。游浆豆腐尽管品质优良,味道鲜美,但产量却不大,因为掌握游浆豆腐制作工艺技术的人家秘不外传,只传子传孙,连女儿都不传,目前全镇掌握此项工艺技术的只有15人。家族式的传承,虽然抑制了游浆豆腐的产量,却固守了游浆豆腐的原汁原味,并绵延在当地人的生活里,流淌在外出游子的思念中,鲜活在八方游客的记忆中,经久弥香。张三丰传说道教太极宗师张三丰,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坑池自然村人,俗名张子冲,以其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在邵武及和平镇,不但有记载张三丰的明清各朝县志府志、《张氏族谱》和愁思岭上的摩崖石刻,有张三丰修炼及生活和活动的遗址遗迹,民间还有不少关于张三丰的传说故事。如传说他相貌奇特,常戴斗笠,每逢吃喝,十斤米饭立刻吃完。还有张三丰与碎铜茶的传说、“神仙桥”的传说、武阳峰下多怪事的传说、永城每朝必有一个异人出的传说等。张三丰与碎铜茶的传说:张三丰到武当山修炼后仍云游不止,大约泰定甲子年间又来到邵武,在和平境内的留仙峰、武阳峰修炼太极,每当张三丰修炼运功之时,四周云雾缭绕,凝成仙气,群峰之间常有八卦太极图在空中呈现,方圆数百米内的茶叶林受此灵气涵养,滋生出独特的灵效。附近的人们常饮此茶,不但神清气爽,健身固体,而且能祛害除於,百病不侵。有一天,和平街上有一孩童不小心把一枚铜钱误吞入肚,疼痛难忍,危在旦夕。张三丰知道后,从留仙峰茶叶丛中撮下一把茶叶,在口中咀嚼后,让孩童服下,只一杯茶的功夫,但见这孩童肚内咕咕作响,那铜钱变成碎末排泻而出。因此人们把和平留仙峰、武阳峰周围受张三丰太极灵气所浸养的茶叶称为碎铜茶。碎铜茶制作技艺碎铜茶产于和平镇海拔1400多米的留仙峰、武阳峰山脉。武阳峰亦名“观星山”,故又称“观星茶”。碎铜茶形如雀舌,色泽鲜亮,汤青叶绿,淳浓甘甜,茶中的氨基酸比一般茶叶要高上2倍,其茶多酚和茶多酚氧化成分含量较一般茶叶高3倍。碎铜茶除具有与其他茶叶一样的功效外,还含有特殊的微量元素,有疏风清热、解暑消食、凉血生津的效果,能止腹泻,特别是对急性肠胃炎、胃酸过多、胃溃疡、胆结石、高血压、哮喘等疾病有明显疗效。当地人将“碎铜茶”作为一剂治病的良方,流传甚广,古代和平人亦称其为“神仙茶”。碎铜茶还能溶碎铜钱,有排除重金属的作用,只要将一小撮碎铜茶放入嘴中咀嚼片刻,再取一枚铜钱一起咀嚼一两分钟,在取出的茶渣中便能看见闪光的小碎铜,故称“碎铜茶”。碎铜茶制作技术要领:①采摘:采摘鲜叶的老嫩一致,大小均匀,优质香茶要求鲜叶标注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中低档为一芽二、三叶;②摊凉;③杀青: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技术上要求杀得快、匀、透,质量上避免红、焦、闷;④揉捻:揉捻压力掌握“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松压”的原则,揉捻程度要求嫩叶成条率达90%以上,低级粗老叶成条率在60%以上,细胞破坏率在40%~65%之间;⑤炒湿胚:适当去除茶叶中含水量;⑥滚足干(投香):滚至茶条成圆环状,茶叶外表略发白,毫微显,手捻茶成粉末即可包糍制作技艺包糍是邵武地方名小吃,也是在邵武民间普及的节俗食品。邵武农村,特别是邵南一带均称“包糍”,城区一带称“哪咤糍”,也有少数乡村称“草包”。邵武农村百姓做包糍吃的节日不尽相同,大多在元宵和春社两个节日。包糍的制作,主要以籼米和粳米为原料,煮至一定程度捞起,将在山坡、路旁、田边采集晒干的草本植物鼠粬草掺入,放在石臼中用木杵舂捣成糍,捏成杯状,放入各种菜肴为馅,再将口沿捏合,上笼蒸熟即可。另有一种制作方法是将米浸泡后用石磨磨成米浆,放入锅内边煮边搅拌,形成糍团,再掺入鼠粬草,搓揉成糍条,此后做法与上相同。包糍馅的材料一般有竹笋、香菇、芋头、熏猪肉、熏豆干等,在不同季节还加入一些其它配料。鼠粬草,俗名“水菊”,又叫“清明菜”、“鼠耳草”、“鼠耳草”,菊科植物,味甘、性平,具有化痰止咳、祛风湿、降血压的功效。春季采摘嫩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邵武的历史、人文资源当然不止这些,这里只选取较有特色和趣味的几例,宝藏邵武到底有多少不为大众所知的奇珍异宝,那真是数也数不清!说了这么多,有美食、有乐舞、有仪式,大家是不是已经心痒难耐,迫不及待想要来邵武见识一番了呢?不仅如此,12月8日,这里还有清新福建·运动之旅暨2019张三丰故里·邵武云灵山山地户外节!快来一起登山、骑车、吃豆腐吧!
福地邵武·妙趣云灵。12月8日,运动健身进万家——清新福建·运动之旅暨2019张三丰故里·邵武云灵山山地户外节圆满落下帷幕。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自行车爱好者、跑步爱好者、游客、市民聚集在国家4A级景区邵武云灵山下,共同见证此次户外盛事!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邵武市人民政府、邵武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福建云灵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厦门智搏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相关领导、来宾出席此次活动。本项户外节由邵武自行车爬坡赛升级而来,从单纯的骑行变为囊括骑行、跑步两项最受欢迎运动的大型户外节,赛事也是“清新福建·运动之旅”系列赛事之一,旨在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运动健身+”发展模式,以体育带动旅游经济,提升邵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户外节设男子公路车公开组、男子山地车青年组、男子山地车大师组、山地车女子公开组、男子越野登山挑战组、女子越野登山挑战组和骑游组,共7个组别。自行车赛吸引了康师傅高士特车队、浙江贝欧车队、沈阳红药520车队、朝阳轮胎车队、安徽快客、TOFF拓福运动车队、江西巨星车队、闽联人防车队等国内知名车队参赛,跑步赛吸引了武夷山市快乐越野跑团、闽江源跑吧、闽院益跑、将乐县健跑运动协会等周边省市跑团的跑步爱好者参赛,总参赛人数近800人。本次比赛在美丽的云灵山进行,景区以特色体育项目为主,有惊险刺激的大峡谷漂流、健康有趣的氧吧水世界、800米的飞拉达攀岩、1166米的高空滑索。景区内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给参赛选手带来不一样的户外体验。经过激烈的角逐,TOFF-拓福运动车队的曹建华、冯建军包揽了男子公路车公开组的冠、亚军,福建UCC车队的兰志斌获得季军。男子山地车青年组前三名为快客江西车队的吴兴栋、浙江联合车队的吴春元和江西广昌县自行车运动协会的左天琦男子山地车大师组前三名为沈阳红药520车队的王家东、福建快客车队的雷信忠、快客车队庄中生山地车女子公开组前三名为茂名TURBO车队的陈颖、快客车队的王祥梅、朱晓云男子越野登山挑战组前三名为张义坤、陈凯、李长宽女子越野登山挑战组前三名为快乐健跑协会的黄小明、江锦云、将乐跑协的陈玉英邵武是太极祖师张三丰的故里,张三丰,本名张子冲,字君实,号三丰,俗呼张邋遢,祖籍邵武市和平镇坎下坑池村,《邵武府志》的旧志中记载:“张三丰生于南宋、封于元,仕于明”。在开幕仪式上,邵武武术协会的太极爱好者带来了精彩的太极表演,展现了太极的魅力。此外,被誉为“古代舞蹈活化石”的傩舞表演吸引了选手和市民的阵阵欢呼。邵武傩舞始于宋代,迄今已传承上千年,现仍流行于邵武市大埠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等乡镇,2008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作为在太极祖师故里举行的一场大型户外节,在选手出发前,组委会特别安排了“壮行酒”环节,全场近千名参赛选手、嘉宾共饮,部分选手还体验了一把喝完摔碗的快感。一碗热热的姜茶下肚,随即踏上征程,一如仗剑走天涯的江湖侠客,豪气冲天!现场还开展了“乾坤一掷·投壶游戏”,投壶是古代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此外,还设置了“闽北之光·太极掠影”合影区,选手、游客、市民在现场穿上太极服,体验一把“太极宗师”的感觉。线上还同步举行了“骑张三丰故里·游妙趣云灵”抖音互动活动。本次户外节补给异常丰富,尤其是邵武特色的和平游浆豆腐最受欢迎,与传统的豆腐制作不同,以陈浆作为酵母制成豆腐,这种豆腐细嫩爽口,是真正的绿色食品。2007年,和平游浆豆腐制作工艺被列入南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邵武是中央苏区连接闽北苏区的重要纽带。比赛期间,部分领导嘉宾和参赛选手参观了邵武中央苏区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雕塑、声光电系统详细了解了邵武市中央苏区史、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史,重温入党誓词,以本次赛事为契机,很好的进行了一次党性教育。本次采取图片直播的形式对户外节进行全程直播,20多万人次进行观看,并邀请了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经济网、央广网,福建日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新闻广播、新闻频道、旅游频道、体育频道、东南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掀起邵武城市宣传的热潮。邵武是闽西北“绿三角”之旅的中心,北接“双世遗”武夷山,南与世界地质公园泰宁金湖毗邻。境内山川秀美,景观众多,有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丹霞地貌的天成奇峡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平古镇,有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福地仙踪》报导的太极祖师、武林泰斗张三丰在邵武留仙峰寺、故居等出生地遗迹。邵武的晒口生态瀑布林、云灵山峡谷漂流等共同构成邵武生态休闲旅游的黄金走廊。本次户外节由福建省体育局指导,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南平市体育局、邵武市人民政府主办,邵武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福建云灵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厦门智搏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获得劲牌劲酒、可口可乐、皇庭新世界、顺鑫鑫源食品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和赞助,还得到了邵武市自行车运动协会、邵武跑吧、将乐县健跑运动协会、闽江源跑吧、闽侯长跑俱乐部、约跑族、神鹰车队、宁化县自行车协会、武夷山越野跑团、南平市建阳区自行车协会、德兴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石城县自行车运动协会、江西黎川乐途骑行队、捷安特任我行车队、长汀自行车运动协会等自行车和跑步团体的大力支持。
花样漳州,活力龙文,浪漫郭坑。12月15日,中国·龙文第四届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在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圆满落下帷幕。上千名来自美国、俄罗斯、伊朗、爱莎尼亚、哈萨克斯坦、波兰、日本、中国等国家的自行车爱好者、游客、市民欢聚在郭坑镇福建省自行车训练竞赛基地,共同见证此次骑行盛事!中共龙文区委、龙文区人民政府、漳州市体育局、龙文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郭坑镇党委、郭坑镇人民政府、龙文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户外运动协会等相关领导、来宾出席此次活动。中国·龙文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作为龙文区的品牌赛事,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山地越野赛事。本次赛事也是2019年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系列赛事之一,以“花样漳州•活力龙文•浪漫郭坑”为主题,旨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全面宣传、推介龙文区旅游、文化,营造体育赛事带动旅游经济和自行车产业的氛围,打响“花样漳州、活力龙文”品牌,致力于将赛事打造成为龙文区一张烫金的城市名片。 今年赛事设山地车男子青年组、山地车男子大师组、山地车女子公开组、骑游组,共4个组别,既包括专业的自行车竞技,也包括全民健身的骑游,以此提升赛事覆盖面和影响力。赛事吸引了美国、俄罗斯、伊朗、爱莎尼亚、哈萨克斯坦、波兰、日本、中国等8个国家的575名自行车爱好者报名参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汇聚了哈萨克斯坦城市队、KONAA车队、贵州省山地自行车队、喜德盛山地车队、极致天柴山地车队、CAMP中国车队、金鼎体育自行车俱乐部、美利达挑战者车队、沈阳红药520车队、浙江联合车队、Namedsport-熊猫车队、志庆·荣誉车队、脉腾伊诺华轮胎车队等众多国内外知名车队以及周边省市的自行车协会、俱乐部,成为年末最受关注的一场山地越野赛事之一。 本次比赛的竞赛场地设在龙文区郭坑镇福建省自行车训练竞赛基地内,单圈约3公里。与去年的赛道相比,赛道缩短了单圈距离,减少了部分危险路段,有利于吸引更多自行车爱好者参与和体验。山地车男子青年组骑5圈共15公里,山地车男子大师组骑3圈9公里,山地车女子公开组骑2圈6公里。经过激烈的角逐,“山神”封宽杰夺得山地车男子青年组冠军,朱俊、曹建华分获亚军、季军 山地车男子大师组的前三名为陈湘源、张建国、武宁 山地车女子公开组的前三名为何冲、陈颖、江锦嫦 除比赛之外,今年赛事举办了一系列配套活动:为促进龙文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开赛前举办了骑游活动,200多名自行车爱好者从郭坑孝廉广场,沿着九龙江畔而上,途径郊野公园、生态农庄、古楼群等,展示了龙文区独特的生态风光;为提升赛事参与度,现场举办了“活力龙文”全民健身自行车趣味嘉年华,包括倒推车比赛、绕杆骑行赛、独木桥挑战,总奖金2万元,难度低、趣味性强,吸引了众多的市民、游客和自行车爱好者参与。为推广山地自行车运动,赛前举办了山地越野培训班,由国内知名山地车手封宽杰、林炳雨为自行车爱好者现场教学,很好的进行了山地车越野知识的普及;为提升赛事影响力,发起抖音话题活动,发起话题#活力龙文骑行郭坑#城市照片VLOG集+赛事信息,设置“最佳创意奖”、“最具人气奖”等奖项,评选在活动期间内广大网友参与制作与话题相关的最具创意、最高点赞量的作品;漳州市著名的花果之乡,尤其是市花——水仙花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组委会设计定制了“水仙花牌”纪念牌,该纪念牌以漳州市花水仙花为主要元素,融入龙文地标建筑龙文塔,以及自行车元素。各元素层次分明,整体视觉清新靓丽,有质感,特点亮眼,受到参者选手的好评和喜爱。 今年赛事通过视频、图片两种直播形式进行全程直播。在视频直播方面,由专业团队进行3小时全程直播,在央视新闻移动网、中国体育、中国网++、今日头条、第一视频、百度新闻、中搜搜悦、爱奇艺、虎牙、视界北京、一直播、企鹅体育等平台进行播出。在图片直播方面,进行全程图片直播,AI人脸识别图片、大数据分类等造就赛事信息的全面发布与记录。现场还邀请了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福建新闻广播、新闻中心、新闻频道、体育频道、旅游频道,新华社、中新社、福建日报、东南网、漳州电视台、龙文区融媒体中心等中央省市媒体进行现场报道,同时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工具进行实时快速传播。龙文区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祖籍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据考证,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美丽的云洞岩脚下刀耕火种,开启了龙文区的文明先河。龙文区位独特,位于漳州市区东大门,是连接厦门、汕头两大经济特区的交通要道。龙文生态优美,资源丰富,是国家生态区、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境内有“闽南第一碑林”——国家4A级景区云洞岩、壮观雄伟的瑞竹岩、雄风犹在的万松关、环境清幽的石室岩、古老神秘的关帝庙。龙文工业发达,商贸繁荣,是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和漳州市唯一的福建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赛事举办地郭坑镇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交通便捷,是漳州市不可多得的、生态保护较好的水乡小镇。未来郭坑将依托温泉、生态、文化优势,构建城、文、产、人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产业为基、生态为底、文化为魂,融入慢生活、慢文化、慢体验等活动方式,打造集健康养生、温泉度假、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农业观光、生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养生小镇和厦漳城市后花园,带动郭坑产业共兴、镇企共赢、百姓共富的局面。本次比赛由龙文区人民政府主办,龙文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承办,龙文区郭坑镇人民政府、漳州市龙文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厦门智搏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运营。获得了安慕希、战马能量型维生素饮料、霞贯双溪生态园、中国电信、漳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漳州蓝天救援中心、龙江救援队等企业和单位的大力支持。
龙文第四届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将于12月15日活力开启经过改良之后的赛道已经适合大部分骑友的口味 为使更多越野爱好者更好了解自行车越野赛事组委会组织了自行车越野赛赛前技术交流会“山神”封宽杰和大家做交流讲解 “山神”封宽杰沿途每个点实地讲解 “下坡的时候”“不慌张不紧张”“身体放松稳住车把” “重心降低速度控制住 ”“后刹刹多两个手刹都要刹”“后轮拖着下去” 顺利下坡的选手 “爬坡往前移动臀部”“坐在坐垫的最前端”“向前倾斜上半身”“让前轮能抓住地面和有合适的操控” “后轮打滑的时候不要停下来”“将上半身轻微的倾离斜坡”“压载后轮,并持续踩踏”“到达斜坡顶部要轻微的往后倾斜”“在最后阶段保持后轮咬住地面”相信经过技术交流的车友 在面对陡坡时候会更风淡云轻祝愿各位选手明天赛出水平享受追风的每一秒
12月12日上午,中国龙文第四届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漳州市举行,赛事主办、承办、运营单位的相关领导及近20家中央、省、市、区媒体出席。发布会上,漳州市龙文区李翠平副区长介绍了此次赛事的相关情况,并就记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今年赛事以“花样漳州•活力龙文•醉美郭坑”为主题,由龙文区人民政府主办,龙文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承办,龙文区郭坑镇人民政府、龙文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厦门智搏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运营单位。旨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全面宣传、推介龙文区旅游、文化,营造体育赛事带动旅游经济和自行车产业发展的氛围,打响“花样漳州、活力龙文”品牌。此次赛事竞赛场地设在郭坑山地自行车训练竞赛基地内,赛事组别有山地车男子青年组、山地车男子大师组、山地车女子公开组、骑游组等4个组别,奖金总额10万元。自11月6日报名工作启动以来,吸引了美国、俄罗斯、伊朗、波兰、日本、爱沙尼亚、哈萨克斯坦、中国等8个国家的575人参赛,参赛人数创新高。同时,比赛当天还将举行骑游活动,全程约8公里,从郭坑大桥出发,途径北溪江滨公园、口社村、霞贯,最终到达赛事主会场,让更多的朋友切身感受、体验郭坑旅游的魅力。同时,为提升赛事的参与感,丰富赛事内容,现场还计划举办丰富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力龙文”全民健身自行车趣味嘉年华等活动。此外,赛事期间,将推出城市介绍发起话题#活力龙文骑行郭坑#城市照片VLOG集+赛事信息,设置“最佳创意奖”、“最具人气奖”等奖项,评选在活动期间广大网友参与制作相关的最具创意、最高点赞量的作品。本次赛事将通过视频、图片两种直播形式对比赛进行全程直播。在视频直播方面,将邀请拥有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洋杯”中国·平潭国际自行车赛等大型国际赛事直播经验的团队进行赛事直播,配套8讯道高清直播车,在央视移动端及5家以上知名网络同步直播,直播时长约3小时。本次赛事还将进行全程图片直播,AI人脸识别图,大数据分类等造就赛事信息的全面发布与记录。比赛期间邀请新华社、中新社、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东南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网以及漳州本地媒体进行现场报道。还将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工具进行实时快速传播。在选手服务方面:提供漳州本地特色补给、景区游玩优惠等服务。漳州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誉,盛产龙眼、荔枝、香蕉等水果。比赛现场将为选手漳州本地香蕉、柑桔、龙眼等补给,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品味“舌尖上的漳州”。报名参赛选手可凭号码牌于12月14日到12月15日获得霞贯双溪生态园免费乘坐渡船(出入),五折优惠体验里面的游玩项目。此外,还将为选手提供赛事午餐补给、自行车维修等服务。目前赛道竞赛组织、赛道修复、安全保障、现场规划布置、物料采购、后勤接待等工作均已准备就绪。中国·龙文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作为具有闽南特色的国际山地自行车赛事,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将成为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自行车赛事。
[2018/07/02]
[2017/11/25]
[2019/06/10]
[2017/12/04]